养殖污染别全怪养殖户!饲料质量、政策制定都有问题
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早已是公认难题:污染土壤、地下水,影响人畜健康……如今又多了“一桩罪”——排放大量氨气,成为PM2.5的重要前体物。多项学术研究表明,畜禽养殖为全国氨排放贡献约50%,而这些氨气在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氧化产物反应后,便生成硝酸铵、硫酸铵,其是PM2.5的重要来源。氨气来自畜禽排泄的粪便、尿液,如果任之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必须经过回收再利用的处理,尽可能将粪尿中的生物质消耗掉,以尽可能降低环境风险。
现状:畜禽粪尿利用率低
畜禽养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散养,如某农户自家养了两头牛,这种几乎没有控氨措施可言;二是规模化养殖,大型养殖场装有粪便、污水处理设施。但的设施运行往往未能尽如人意。
最常见的是粪尿还田。中国并不像北美、欧洲,有较大块的农田与养殖场配套。我们国家的农田和养殖场是分离的,猪的粪尿要完全还田,按照环保标准,是远远不够的。
周围农田不足以吸纳畜禽粪尿,每天产生的大量排泄物该往何处去?现有思路是堆肥或沼气发电。但刘学军发现,排泄物中的固体部分的有机物浓度高,相对还好处理(比如作堆肥),但液体部分浓度太低、流动性强,利用价值并不高,还难以贮存处理。
困境:西方经验复制难
美国、欧洲的养殖场,当地农场面积很大,农场主养殖的猪、牛,有足够的土地来消纳其粪尿。大农田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机械化深施肥料,减少氨的挥发。
相比之下,英国的农场面积要比美国小,也面临农田不足以消纳动物粪便的问题。英国的办法是粪便固体部分可用作堆肥,也可以出售,或用作沼气发电。“发电可以并到国家电网里去,政策给补贴。在发电之外,英国将剩下的约一半粪尿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里施肥。
然而这些手段只有在大规模农业中才用得上。在中国,承包责任制下的耕地被零散地平均分配给每户农民,英国做法几乎无法复制。
出路:亟需扫清部门障碍
除了最大化粪尿利用率,如何从源头上减少氨排放,也早已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彭应登提出,解决畜禽粪尿氨排放问题,首先要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开发环保饲料,以提高动物对氮的吸收,减少后面的排放。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告诉农业论坛记者,由于畜禽养殖过于追求肉、蛋、奶产量,动物日粮含蛋白质过高,导致粪便中产生过高的氨排放,这是中国氨排放总量高于欧美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牧业减排难度大,重要原因是农户、牧户之间水平参差不齐,掌握技术、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都影响政策、技术的实施。
更多生猪价格、生猪行业信息尽在广安农业论坛链,联系电话1319810306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