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想买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生长育肥猪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即生长速度慢、发挥不了生长遗传潜能、病死率高、养殖效益不理想。分析引发问题的原因,与育肥方法不当、养殖密度大等有关。现在针对问题,金百合生物提出一些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1、科学育肥方法瘦肉型肥育猪通常采用“一条龙”肥育方法,也被称之为直线肥育。采用这种肥育方式,可将肥育期划分为2阶段,即前期20~60kg ,后期60一90kg;或者是划分为3阶段,即前期20一35kg,中期35—60kg,后期60—90kg。根据划分的不同日龄阶段,可采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喂技术。一般情况下,瘦肉型肥育猪自开始到结束都采用较高的营养水平。到了后期,可适量控制饲喂日粮的能量水平,减少脂肪的沉积,提高酮体瘦肉率。2、养殖规模及饲养密度肉猪养殖群养为主,饲养密度及规模大小都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及饲料转化率。养殖密度太大,肉猪占位空间有限,将增加猪只间的咬斗次数,影响采食量和休息。尤其是在夏季,养殖密度过大,会导致舍内温湿度增加,影响猪的增重量和饲料转化率,诱发疾病。通常情况下,需要限制饲喂。每头猪占槽位及面积相似的情况,建议无论什么季节都要小群饲养,每群在10—15头为适宜,最多不能超过3O头。自由采食条件下,可增加头数在5O头左右。育肥猪饲养密度的大小,则因猪的体重和猪舍的地面结构而不同。通常随育肥猪体重增大,每栏饲养的头数减少,每头猪占的面积相应增大。对于有小运动场结构的猪舍,每头猪的运动场最小的占地面积可与内圈相同;体重35kg,所需小运动场面积为0.2~0.3 m 2/头;体重75kg ,需0.25~0.35 m 2/头;体重100 kg,需0.30~0.40 m2 /头。但在中国南方地区,夏季因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则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才能使猪生长发育正常。大群饲养育肥猪,在猪舍内要设活动板或活动栅栏,可根据猪的个体大小调节猪舍面积大小。同时,将生长发育差的猪,及时调到另外圈舍内集中加强饲养。3、饲喂频次研究证实,相同营养及管理条件下,不同饲喂次数对育肥猪日增重的影响不是很大。如,目前普遍采用饲喂2次/d和饲喂3次/d,育肥猪日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的差异。只不过,采用饲喂2次/d时,最好安排在清晨和傍晚。因为这两个时间段,育肥猪食欲好,采食量大,更有利于增重。4、供给充足并清洁的饮水作为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在体温调节、养分吸收、废物排泄等各新陈代谢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水分也是猪体重要的营养物质。由此,必须要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肉猪水需求量,随着周边温湿度、饲料组成的不同而各有差异。通常情况下,冬季需水量为风干饲料的2~3倍,或者是体重的10%左右;春秋季节需水量为风干饲料的4倍,或者是体重的16%;夏季需水量大些,为风干饲料的5倍,或者是体重的23%。5、相关工作驱虫、去势及免疫接种是饲养过程中的3项重要技术措施。但是,对于育肥猪而言,这3项技术措施都能产生较强的应激作用,时间上不能同时,应该分开进行。5.1驱虫育肥猪常发多发的寄生虫病有蛔虫病、肺丝虫病、姜片病、疥螨病等。科学驱虫,建议90日龄时进行首次驱虫,必要时可在135日龄进行2次驱虫,加强防疫效果。5.2去势根据相关试验资料显示,去势和不去势对猪的日增重、酮体瘦肉率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国外瘦肉猪性成熟晚,母猪可不去势,公猪去势后育肥。而国内地区的大部分猪种性成熟都比较早,如果不去势的话,酮体内性激素分泌强烈,膻味浓烈,影响肉质。由此,公母一律进行去势,去势时间一般安排在30日龄左右,体重在5~7 kg之间。此时,猪体型较小,手术易于安排。5.3 防疫防疫接种程序,目前没有统一的规程。现在介绍1~2种主要疫病的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和借鉴。第1,三联冻干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预防接种,断乳仔猪可在断乳后接种1次,间隔2个月之后加强注射1次,防疫效果较好。第2,20日龄、55日龄、70日龄的免疫程序,即仔猪出生后2O日龄注射猪瘟疫苗,55日龄重复注射猪瘟疫苗及猪丹毒、猪肺疫和仔副猪伤寒菌苗,70日龄重复注射仔副猪伤寒菌苗,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6、保健近年来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幅度大,饲料价格昂贵,为节省成本,降低饲料和原料品质,营养得不到满足,猪生长受限;猪疾病较多,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上升,加上猪价波动大,养猪积极性受挫,诸福壮,育肥猪专用,提高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提前出栏,猪体型好,肌肉结实,瘦肉率高。业内人士, 生长速度, 一条龙, 瘦肉率, 病死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