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居师傅 于 17-06-15 :14:12 编辑压栏,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和压价相对应,是养猪人对抗屠企压价的一种手段〈大伙认为这样释义行吗?〉。 五月屠牛,猪价一度跌到亏本边缘,许多人都认为是四月压栏的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自配料的朋友都会从农户手中收购一些玉米,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假设你计划收购二十万斤玉米,当你按市场价格,自已的标准收了一半时,是否要观望一下。当你发现周边粮源充足,问你卖粮的农户较多时,你就会挑质量好的买,当你收满四分之三时,发现卖粮的人还是较多,你便可以试探性压价。当你成功一次后面便会非常顺利,这时你快完成收购计划,你便可加大压价力度,反正收不收无所未。这时农户有两个选则:一低价卖掉,二存储待价。如果你发现收购越来越难时,为了完成计划,要么降低收购标准,要么提高收购价。大伙觉得收猪是不是也是如此? 决定猪价主要是供求关系,历时一年半的高利润,刺激了人们疯狂上后备,使产能得到了恢复,三四月历来是消费淡季,这一增一减便造成了阶段性过剩。就象我们收玉米一样,当屠企收购顺利时便会试探性压价,于是便五分五分的往下压〈大家称之为温水煮蛙〉。我们养猪人只能象农户一样,要么便宜卖,要么贮存〈压栏〉。其实这个时侯养猪人已处在被动,要是都低价卖,不但价更低,而且猪还是会剩下来。因为阶段性供大于求的解决方法是把剩余部份贮存起来,当供小于求时再放出去,这样才会保证价格平稳运行。能做到的只有政府和屠企,由于是否过剩只有事后才知道,当然屠企事先也会知道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会随便干与,就是这样做了也会留下后患。它会让产能继续增加。屠企也不会做义工,只有到了他认为合理的价位时才会库存,以达到低贮高抛的目的。 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也会耍些手段找些借口,就象杜女士所讲大概意思是这样:不管你养不养牛猪,我就找个借口,给你安个莫须有的罪名,你又能怎样。毕竟猪定价权在屠企手中。而一些不明真相猪友会信以为真,发生内哄,屠企成功转移焦点,再雇些水军推波助澜,使其阴谋一次次成功。 压栏是一把双刃剑,还击敌人时也会伤到自已。压栏短期确实可以抬高猪价,但其带来的产肉量增加若没有相应的消耗来化解,价猪在产能释放时又会回到原位,甚至更低。由于屠企天天收猪,他们撑握着大量的一手信息,对供求是否平衡判断较为精准,他们的压价何时是真,何时是假,我们养猪人难以判断,因为我们撑握的信息太有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