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柒小只 于 17-9-19 11:58 编辑 当我们谈趋势时,一个前提假设便是我们都承认周期以及价值规律,而对于生猪养殖来说 价值规律也便是所谓的猪周期了。而规律这个东西是严格遵守马太效应或者说效率最大化的,所以 规律当你总结出时它便已早不是你总结出的那个规律了,这就是“历史永在重复但绝不重演”,规律永远领先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所以,我们在谈趋势或者说规律时,究竟在谈什么或者说应该注意的是什么?我们在谈时就表示我们承认这个东西的存在,我们是在规律存在的基础上谈规律,这个是规律的绝对存在量,而在谈论、发展过程中,规律会依托时间的延展性发生种种变化,这些变化是规律的相对量,而这才是我们要用心分析把控的。对于我们国家,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过大经济存量,这现实决定了规律变异的相对因素要复杂的多了,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主抓供需便是分析种种因素的着眼点。首先谈供:供有两种 一自繁自养 二专业育肥,经过近几年的集中发展,自繁自养有实力的发展成了集团,没实力的转换成了专业育肥,所以分析采取极端假设 自繁自养全为集团,即供应端存在两种模式 一是自繁自养集团化的标准110kg-120kg的出栏与专业育肥户的150kg-180kg的出栏,这是供应端。供应端影响因素也分此两大类区具体分析,篇幅时间有限 不再赘言。需求端则主要取决于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归类于消费心理)与消费预期(主要影响因素是预期净收入),这两方面博弈成就了猪肉价格,进而完善反应了生猪价格。而对于直观数据,由于体量限制,所有数据基本或多或少都有大量水分,基本都不能作为分析依据,但在这种种不靠谱数据中,统计局的数据确是最靠谱的。自13年以来,能繁母猪数量持续减少,由于毛猪生长周期性,14年末出现了此轮生猪价格最低点,持续淘汰的能繁母猪与生猪养殖主力(之前主力为专业育肥户,14价格地点后 育肥户被迫空栏 仔猪被迫留存至集团手中 由此对猪肉供给的影响请参考前面二者的出栏重量)的切换造就了持续反弹(中间有养殖主力重回育肥户所造成的囤栏性缺猪),伴随经济触底反弹(改善了消费预期)与政策性环保突发事件,猪价展开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反攻。而大反攻的过程中,一些不可忽视的变量却实质性的改变了:能繁母猪集中程度更高,育肥户规模集中度提高,散户退出,伴随散户持续退出 能繁母猪统计数据水分被持续挤出造就了能繁母猪表面持续减少的假象。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引导需求” 前后无论是集团还是专业育肥 出栏重量都普遍提高了15-30kg,这提高的都是肉啊!这一现象是集团(包括需求端的代表屠宰场 供给端的养殖集团 育肥户)在价值规律主导下的有意动作。“在生猪数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时 提高单位品种出肉量能较好的增加供给”,而这一行为变相增加了“能繁生产力”,这一点加速了周期的衰退,而这是由规律(包括心理)使然。而接下来也必然会有这么一个阶段 为了延缓价格的下跌,集团、育肥户减少出栏重量(主动或被动减少,被动减少标志是屠宰场限制重量收购,而供给平衡点就在于屠宰场是否限制重量收购)。屠宰场一旦限制重量收购,那时将事件点前推4-6个月 取均数的能繁母猪量就可最为下个周期前的可靠数据。(有事出去)未完待续…… |
|